还是由于第二波疫情持续发酵的原因,后台的读者留言依旧是再次感染相关的问题居多,在之前我们分享过了有关“二阳”的传染风险的内容(《后流81-再次感染的传染性》)。最近有读者提到自己身边“二阳”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没有发烧,其他相关症状很轻,这让他“感觉不公平”;也有读者留言说最近自己身边有很多疑似“二阳”的同事,但相关症状只持续了不到一周,他也无法确认结果。很多媒体近期也安慰性的开始报道一些疫情相关的内容,试图降低二次感染带来的社会影响。
考虑到感染后影响症状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几句说清楚,所以本期就专门进行一下相关分享。一、再次感染与重症
自从从2020年3月到2020年6月,卡塔尔发生了第一波新冠疫情后,在该国约40%的人口中能够检测出新冠病毒抗体。而之后该国从2021年1月到2021 年5月经历了第二次感染高峰,主要是Alpha和Beta两种变异毒株造成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2月28日至2021年4月28日期间353326名核酸阳性患者后,去除了87547名有疫苗接种记录的患者,通过筛选选出了符合实验要求的1304名再次感染患者。在确定的1304例再感染者中,413例 (31.7%)是Alpha变异株,57(4.4%)是Beta变异株,213(16.3%)例为原始毒株,621例 (47.6 %)未知。
从结果上看,再次感染导致的住院或死亡的概率比源发感染低90%,同时没有一例重症监护病例,也没有一例死亡病例。似乎可以证明再次感染的重症率会降低。
但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卡塔尔的相关特点,导致其筛选出的符合条件的病例大部分为男性且平均年龄相对较低,很难代表整体人群的再次感染情况。同时由于实验数据选择在大流行早期,所以造成感染的毒株也有些不同。
二、再次感染与轻症
在另一项2023年4月发布过的关于再次感染症状的荟萃研究中,共有23231名符合条件的再感染患者被选中。这些感染者中最常见的变异株是Delta (40.1%),其次是Omicron(21.9%)和Beta(19.6%)。在经过进一步筛选,对比临床症状后,研究者发现第一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41.1% 和44.6%)、咳嗽(35.7% 和44.6%)、肌痛(34.5% 和33.3%)、疲劳(23.8% 和25.6%)和头痛(24.4% 和44.6%)。
从结果上来说,源发感染和再感染之间的临床症状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且严重程度也没有显著变化。
三、再次感染的症状与预存免疫
根据以往的研究,因为预存免疫的存在,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原发性感染者的症状,通常会比没有结果中疫苗的原发性感染者更低。所以一般来说,再次感染的严重程度理论上应该低于原发性感染,因为再次感染的人和原发感染的人相比会有一些预存免疫。此外许多人在两次感染期间接种过疫苗,这又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预存免疫水平。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效果会逐步下降,但根据之前香港地区的疫情数据和各项研究,均表明预存免疫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会更加持久,所以从表现上看再次感染的症状似乎确实并不严重。
四、再次感染的症状与变异毒株
但排除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二阳”相较于“一阳”症状的减轻,很可能还取决于所感染的变异株。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ONS)的数据,Alpha变异株造成的再次感染仅有20%的病例引发了相似的症状;Delta变异株造成的再次感染在44%的病例中造成了相似的症状;Omicron变异株的数据则为46%。这或许与不同毒株的病毒载量有关,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也很难确认这种症状上的差别有多少是因为不同变异株的强度造成的,或者又有多少受到之前预存免疫的影响。再次感染的症状较轻应该是相对合理的,但目前仍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
五、免疫应答的失灵
症状轻还有另一种极端情况,即免疫系统在经历过上次新冠感染后,可能在再次感染前由于感染了多种其他病毒,造成整体恢复水平相对较低,使得部分感染者在“二阳”时可能因为免疫无应答而表现为症状轻。有读者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案例,即在未出现发热等症状的情况下,病情转阴后直接发展为感染性肺炎。所以即便是症状较轻也不应放松警惕,至少在短期内应该留意包括血氧饱和度在内的相关指标,并注意几个月之内身体其他指标的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早干预。
六、身边的再次感染数据
根据BCDC的一份报告来看,2022年12月第一波疫情期高峰期北京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日增在140万左右,在两周内感染了90%的市民,其中90%以上的感染者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平均的排毒周期在7~10天;而近期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只有40%的“二阳”患者出现了发烧的症状,且平均排毒周期在3~4天。本轮大部分再次感染患者呈现出病毒脱落周期短、病毒载量低、病程时间短和病程内症状轻的特点,这和部分读者的“身边统计学”可以相互印证。(多数症状容易受主观感受影响,所以这里选取了“发烧”这一相对客观的症状表现)
以北京地区为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相较于2022年12月的集体性感染高峰带来的高病毒载量,现阶段的环境病毒载量相对较低。
相较于2022年12月在北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BF.7毒株,现阶段XBB系毒株的“毒性”相对较轻。
相较于2022年12月时人群上一剂疫苗接种时间普遍在一年以上,现阶段距离上次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的时间相对较短,不超过六个月。
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原因,病毒的活性在冬季要略高于夏季,人群的免疫活跃程度则略高于冬季。
部分容易引发较重症状的人群已经死于第一波疫情,已经无法再次感染。
由于2022年12月的“快速过峰”模式造成了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可能就是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BCDC数据与国际上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BCDC的相关数据,似乎是可以解释部分读者自己观测到的“二阳”状况,比如症状很轻、抗原无法检测(检测窗口期太短,容易错过)等现象。根据现有的数据和研究,中国大陆地区的大部分“二阳”感染者可能确实症状较轻,而另一部分感染者症状没有太大区别,极端情况则可能由于免疫无应答而呈现出症状较轻的假象而实际症状较重。但具体影响仍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调查。目前可以确定会影响到再次感染症状严重程度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季节、变异株、预存免疫、间隔时间和人群特点等。
不过实际上再次感染后的症状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新冠病毒感染仅是在检测阳性期带来一些如发烧、咳嗽、咽痛等常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那我们也就并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担心了。问题的核心一直来自于新冠感染之后病毒对各种脏器和神经的全面性攻击,以及因感染带来的长新冠。所以各位读者大可不必“感觉不公平”,因为我们之所以选择重视新冠病毒感染的危害,就是基于长远的健康考虑,而不是半年或者一年内的一两次感染,不必争一时之长短。关于再次感染与长新冠的内容受,限于篇幅,我们将放在之后的分享中继续。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